燕赵乡村报·河北农网讯(张宝程 刘海波)雨水往后,春寒未褪。来到丰宁满族自治县将兵营镇黄土梁村东湾组的山坡上,只见5栋彩钢房和1栋塑料暖棚鸡舍错落有致装点在山沟间,在阳光照耀下格外有目共睹;成群的蛋鸡与柴公鸡“容光焕发”,或神态专心在草窝寻食,或你来我往追逐嬉戏,或鸡语“咕咕”呼朋引伴,一派朝气蓬勃的现象。这儿是乡民李凤德、赵福丰夫妻运营的“蛋蛋姐”家庭农场,凭仗生态散养形式,不只打造了特征品牌,更带动了周边乡民增收。李凤德介绍:“农场方圆较大,一天得在监控‘巡查’几回场内各种意向呢。农场最高峰存栏蛋鸡和食用柴公鸡16000多只,现在农场存栏蛋鸡4500多只、食用柴公鸡4000余只。气候转暖后,预备再进一批柴公鸡鸡苗,扩展饲养规划!”话语里充溢新农民特有的自傲。
李凤德、赵福丰配偶都是土生土长的黄土梁村人。早年做过铝合金生意、包过工程、开过饭馆、与一老板合伙养过羊多种生意,却因商场动摇屡次受挫、受阻。“经商时不少金钱结不回来,养羊时没把抓住机遇赔钱了,就揣摩回老家踏踏实实干点啥,也不图挣大钱。”李凤德说,2017年,夫妻俩决议返乡创业。“这儿山明水秀,是散养鸡的天然宝地!”夫妻俩遂出资60余万元,跑办手续、租借500亩山场、换地块、围围栏、建鸡舍1600多平米以及生活区、引入北京农科院优质鸡苗。“农场购进的鸡苗都是出壳脱瘟45天不再防疫的。一只公鸡鸡苗18—20元,母鸡鸡苗廉价1—2元钱,根本在半斤重左右。”夫妻俩全身心肠敞开生态饲养之路。八年的生态饲养路,李凤德总结出了经历。“就怕夏日连雨天,鸡容易得流行症,旱季要做好鸡流行症的防备。别的散养还会遇到黄鼠狼、狐狸、山狸子、老鹰等‘偷鸡’也是不小的损耗。”
农场选用全户外散养形式,“散步鸡”鸡群渴饮山泉、饥食虫草,冬天补喂玉米,全程不增加饲料。“这样的鸡肉肉质鲜美、鸡蛋摊出来色彩金黄味儿香浓,是养分丰厚、吃着定心的绿色食品,商场求过于供。”李凤德介绍,“公鸡鸡苗每个月都购买,一茬3000只左右;母鸡一年半左右筛选一茬。”柴公鸡饲养周期从10个月到3年不等,按成长时长定价120元至300元一只;蛋鸡现在日产柴鸡蛋200斤,跟着气候转暖产蛋量会进步,农场注册“蛋蛋姐”商标后,经过线上线下双途径销往全国,单价安稳在每斤15元。
“小农场”撬动“大商场”。为拓展销路,夫妻俩在县城开设直营店,并与北京一摄生馆,本地餐饮、矿山企业树立长时间协作伙伴关系,还推出县城内“满百元送货上门”服务。农场年耗费玉米40吨左右,均以商场最高价从当地农户收买,直接带动周边乡民增收。此外,农场雇佣两名乡民担任日常办理,月薪3000元并包食宿,完成“家门口工作”。
夫妻合力抓“鸡”遇,生态养鸡唱响“致富曲”。“上一年纯赢利约15万元,主要靠柴鸡蛋支撑。”赵福丰坦言,虽然柴公鸡赢利有限,但生态口碑为农场赢得安稳客源。下一步,夫妻方案扩展饲养规划,加强品牌宣扬,并敞开技能共享,“期望更多人参加,一同把健康农产品送到千家万户!”
夕阳西下,一声哨响,漫山鸡群似千军万马团体归巢,局面壮丽!李凤德配偶的“致富曲”,正跟着生态饲养的春风,越唱越响。